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奇点财富
近日,“麦当劳招募退休员工”“环球影城招退休零售员”等话题登上热搜。
受访专家表示,随着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企业用人观念转变等,许多工作方式灵活、体力要求较低、经验要求较高的年龄友好型岗位不断涌现。
记者注意到,北京一家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要求拥有退休证,上班为弹性工作制,每周上3—4天班,工资每月1500—2500元。8月12日,麦当劳回应称,该企业采用灵活多元用工方式,退休返聘人员等劳务关系员工是其中一部分,会提供符合法规政策的报酬,并提供商业保险等。
北京一家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
北京环球影城发布零售服务人员招聘信息显示,要求已取得退休证,初中以上学历,岗位工作班次会频繁变换,每班次4—8小时,薪资待遇30元/小时,能接受长时间站立工作。
“麦当劳等企业的‘退休返聘’计划2022年已启动,更多是长期用工策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些企业雇佣退休人员也看重他们的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及情绪稳定性、责任心等“软技能”,尤其适合文旅、餐饮等直面消费者的岗位,实际是一种劳动价值的充分利用。
毛宇飞指出,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了潜在劳动力资源,许多老年人希望通过再就业实现自我价值、提高收入和开展社交活动。
退休再就业
收入多少、有何岗位?奇点财富
据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23年调查,60岁至69岁低龄老年人中45%有就业意愿。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数据显示,60岁以上劳动者就业分布中,家政服务、保安、社区服务位列前三,分别吸纳了34%、28%和15%的老年从业者。
记者在中国老年人才网招聘启事上发现,职位包括档案录入员、药房收银员、保洁员、普法宣传员,大多岗位月薪2千到8千元不等。在就业市场,记者发现除了一些简单服务型工作,还有少量文员、工程师等岗位。
例如北京某知产代理公司,招聘退休人员岗位为行政主管,要求会使用电脑,月薪5千元;北京某人才咨询公司招聘退休返聘工程师,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十年(含)以上机械或液压相关领域经验或工作经历,月均应发10000元左右,缴纳意外险,签订退休返聘劳务服务协议。
北京一公司招聘“退休返聘”工程师。
“一些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老年人在就业市场仍具有竞争优势,可以获得较高薪资回报。但大部分老年人在就业市场上会面临年龄和体力限制,整体薪资水平可能相对较低。”毛宇飞表示,目前老年人就业行业以生活服务业、零售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为主,这些行业对体力要求相对较低,更注重经济和技能积累。
他分析,在职业方面,老年人多从事一些顾问、咨询、培训及技术返聘等经验密集类岗位,或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如收银、保安、护理等。
退休再就业
是否挤占年轻求职者机会?
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2024年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奇点财富,老年人口规模和占比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去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占总人口22.0%,较2023年增加1334万人。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47亿人,同比增加543万人,同比增速为3.8%。
有专家认为,在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老年人群是巨大的社会资源。也有网友评论,是否会挤占年轻求职者机会?
返聘退休人员招聘会。新华社发
毛宇飞表示,从老年人与年轻人就业关系看,在多数行业,老年人与年轻人就业赛道属“错位发展”,前者的丰富技能和经验能为后者提供一定指导帮助,这种“代际协作”和“传帮带”有利于提升效率。
“随着老年群体学历水平提升、思想观念更新,以及社会对老年人再就业接纳度提高,老年就业市场的岗位空间正持续拓展。”毛宇飞指出,一些老年人凭借积累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退休后仍能在专业领域发挥余热。工程师提供技术咨询、教师参与课外辅导、医生坐诊基层医疗机构、高级技工指导生产实践等,成为职场独特的“银发力量”。
退休再就业
劳动者权益如何保护?
记者注意到,伴随着“超龄劳动者”就业量增加,用工纠纷也越来越多。一些用人单位以“返聘”“帮忙”为名,支付远低于市场水平的报酬,劳动者权益如何保护?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辉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退休人员返聘通常签订劳务合同,而非劳动合同。合同中可约定工作时间、休息安排、节假日等事项,但用人单位一般无需为其缴纳社保和公积金。
一名68岁的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左)与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交流。新华社发
“如双方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或劳务合同对相关权益不明确,可能不利于保护‘银发族’的合法利益”。王辉提醒,要签订规范劳务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劳务报酬等双方权利、义务,避免通过口头协议约定相关事宜。
退休返聘能否要求“同工同酬”?王辉表示,法律提倡“同工同酬”原则,但该原则具有指导性而非强制性,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适用。不能机械要求退休返聘人员与在职年轻员工薪酬一致,应考虑个体能力、岗位差异及企业支付能力。
他认为,薪酬应通过双方协商确定,在保障公平的同时兼顾激励机制,维护企业活力与市场竞争力,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与退休返聘人员所获劳务报酬并不一定“同工同酬”。
对于已达退休年龄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王辉还提醒,若在劳务工作中受伤,不认定为工伤,而是按人身损害赔偿处理。一般情况下,退休返聘人员发生意外伤害,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按双方责任比例赔偿。
退休再就业
如何适应市场需求?
今年5月,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或人才市场,支持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返聘退休专业技术人员,鼓励离退休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发挥作用。
“退休再就业的老年人劳动权益保障仍存在一些不足。老年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缺少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仍存在年龄歧视等现象。”毛宇飞说。
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挥其价值和促进再就业,毛宇飞建议,政府可加强对老年人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他们适应市场需求,根据老年人工作生活特点,在街道、社区建立老年人就业服务驿站,积极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促进老年人就业供需的精准匹配。
“要建立年龄友好型就业生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老年人劳动权益的保护,打击年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奇点财富,通过提供一定税收优惠和补贴鼓励企业招聘老年人。”毛宇飞认为,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也要积极提升数字素养和职业技能,以适应数字化时代职业需求。
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