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加工中心:常见的三种玻璃钢化的方法
发表日期:2017年07月05日 17点06分51秒
化学钢化法
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玻璃表面组分,增加表面层压应力,以增加玻璃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由于它是通过离子交换使玻璃增强,所以玻璃加工中心的工作人员又称它为离子交换增强法。这种玻璃钢化的原理是根据离子扩散的机理来改变玻璃的表面组成,在一定的温度下把玻璃浸入到高温熔盐中,玻璃中的碱金属离子与熔盐中的碱金属离子因扩散而发生相互交换,产生挤塞现象,使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强度。
根据玻璃加工中心分析,这种方法热稳定性好,透光性好,表面强度高,处理温度低,产品不变形,且其产品不受厚度和几何形状的限制,使用设备简单,产品容易实现。但缺点是与物理钢化玻璃相比,化学钢化玻璃生产周期较长,碎片与普通玻璃相仿。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不同厚度的平板玻璃,薄壁玻璃和瓶罐异形玻璃产品,还可用于防火玻璃。
物理钢化法
物理钢化的原理就是把玻璃加热到适宜温度后迅速冷却,使玻璃表面急剧收缩,产生压应力,而玻璃中层冷却较慢,还来不及收缩,故形成张应力,使玻璃获得较高的强度。
气体介质钢化法
玻璃加工中心解释,这种方法就是将玻璃加热至接近玻璃的软化温度,然后对其两侧同时吹以空气使其迅速冷却,以增加玻璃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的生产方法。对玻璃淬冷的基本要求是快速且均匀地冷却,从而获得均匀分布的应力。
上一篇:玻璃设备日常清洁保养
下一篇:没有了